

随着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2025年的流感季也已悄然 “登场”。从南到北,流感活动逐步升温,无论是关注自身健康的普通人,还是家中有老人、孩子的家庭,都需要及时了解流感动态、掌握科学防护方法。
流感季已提前启动: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显著上升,北方地区呈小幅增长态势,预计11 月中下旬将迎来高峰。更需警惕的是,当前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甲型H3N2毒株占比高,成为绝对主流毒株。从近期医院门诊数据来看,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因流感就诊的人数较上月增长许多,流感防控压力持续加大。
通常由鼻病毒等其他病原体引起,症状主要局限于鼻咽部,如打喷嚏、鼻塞、流清涕,通常不发烧或仅有低烧,全身症状较轻,如同一场局部的“小规模冲突”。
免疫屏障薄弱
由于H3N2再次成为主流,人群针对该毒株的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如同 “旧钥匙难开新锁”,感染风险显著升高。即便曾在两年前感染过H3N2流感,体内留存的抗体也因病毒变异而难以有效抵御当前毒株,这进一步加剧了感染概率。
易感人群广泛
人群普遍对其易感,且对老年人威胁更大 —— 老年患者感染后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老年人常伴有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症状典型且剧烈
感染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高热(39-40℃)、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儿童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患者的高热症状往往持续时间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