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增多
各地区道路交通环境日趋复杂
在“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之际
为营造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保障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向全体市民发出以下倡议与温馨提示




交通规则并非束缚,而是无数血泪教训总结出的生命守护线。严格遵守,是对自己与他人生命最高的尊重。
拒绝分心驾驶:坚决杜绝开车时使用手机、与人嬉戏喧闹等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始终保持专注。
严禁酒后驾车:牢记“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礼让行人先行:在经过斑马线时,必须提前减速,遇行人通过时,停车让行,彰显文明风度。



●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切勿心存侥幸,每一次的“方便”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行走人行道,骑行走非机动车道:明确路权,各行其道,是保障安全的前提。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尤其在夜间出行时,建议穿着浅色或带有反光条的衣物,以便驾驶员及时发现。



冬季霜多、雾多、雨雪多,气温低,环境复杂,对行车安全有极大影响。提前准备,谨慎驾驶,至关重要。
仔细检查轮胎胎压及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冬季轮胎。确保灯光、喇叭、刹车系统工作正常。检查防冻液、玻璃水液位,务必使用冰点低于当地最低气温的防冻玻璃水。


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

低速慢行:在冰雪、湿滑路面上,严格控制车速,与前车保持平时2-3倍以上的安全距离。
温柔操作: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猛打方向,所有操控动作都应“慢”和“柔”,防止车辆侧滑、甩尾。
善用灯光:遇雨雪、大雾天气,应及时开启雾灯、近光灯,必要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但切勿使用远光灯。


车辆发生侧滑时,应顺着侧滑方向轻打方向盘,待车身回正后,再轻踩刹车减速。车辆被困雪中,切忌大油门尝试冲出,应尝试轻踩油门或利用工具清除车轮下的积雪。



“安全第一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
树立底线思维:无论时间多紧迫,路程多熟悉,都不能突破安全底线。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是所有行程的绝对前提。



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
培养预判意识:优秀的驾驶者在于能预见风险。时刻观察路况,对前方车辆、行人的可能行为做出预判,提前采取减速等预防措施。
保持平和心态:告别“路怒症”,不开斗气车。包容他人的小失误,维护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模板使用说明」
文字:135AI写作/仅做占位,使用请替换
头图+贴纸:笔格设计ID:772813、135编辑器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ID:93899、ID:64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