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乌云压城,暴雨如注,街道转眼化作“河道”,车辆在积水中熄火,朋友圈满是“看海”的无奈——汛期的威胁从不遥远。这份从洪水预警到灾后防疫的全流程指南,帮你把“被动防灾”变成“主动避险”。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掌握这些关键技能,就能在暴雨季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一把“安全伞”。
在洪水来袭前,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会发布不同等级的预警。学会看“洪水说明书”,才能从容应对——
小洪水特征:水位略超过警戒水位,可能淹没低洼农田、道路
影响:部分乡村道路积水,低洼处居民需注意排水
中等洪水特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2米,淹没部分村庄、小型城镇
影响:城市内涝加剧,地下车库、隧道易积水,需警惕触电风险
大洪水特征:水位超警戒水位2-3米,大面积农田、城镇被淹
影响:交通中断,居民需准备撤离,远离河道、水库等危险区域
特大洪水特征:水位超历史最高记录,引发决堤、山体滑坡等灾害
影响:需启动应急抢险,听从政府统一指挥转移
暴雨预警发布后,别慌!记住这几个关键步骤,提前把安全网织密——家庭准备清单
必备物品:饮用水(每人每天3升)、方便食品(泡面、罐头)、手电筒、电池、急救包、备用手机充电器
特殊物品:高层住户准备救生衣、逃生绳;有婴幼儿家庭储备奶粉、尿布
封堵门窗:用沙袋、防水挡板堵住门槛、阳台缝隙,防止雨水倒灌
关闭电源:检查电路、燃气阀门,暴雨时切断低洼处电源,避免漏电事故
垫高物品:将家具、电器垫高30厘米以上,重要证件、贵重物品放在最高处
关注渠道:实时查看气象局、水利部官方公众号/APP,留意社区通知
熟记电话:119(消防)、120(医疗)、12345(市民服务热线),存好家人联系方式
城市内涝,当街道变成“河道”,积水没过膝盖,记住这几个保命要点——
危险点:井盖被冲翻的“吃人陷阱”、漏电的路灯/电箱、松动的广告牌
正确做法:沿高层建筑行走,用长柄伞/木棍探路,看到漩涡、冒泡处立即绕行
避开低洼区域
危险区域:地下车库、隧道、立交桥底、河边步道
替代方案:向地势高处转移,如商场高层、学校操场、楼顶平台
山洪特征:突然变浑浊的水流、上游传来异常响声
逃生方向:垂直于山洪流向,向两侧高处快速撤离,切勿顺流跑
先断电:立即关闭总电源,防止触电
堵水源:用沙袋、毛巾堵住门缝,将积水引至下水道
保通讯:躲到二层以上房间,通过窗户、阳台呼救,悬挂鲜艳衣物示警
驾车遇涝怎么办?
涉水前:观察前车水深,水深超过排气管(约30厘米)立即停车
被困时:第一时间开窗!车门被水压顶住无法打开时,用安全锤砸车窗四角
切勿躲在车内等救援,水涨速快时3分钟即可没过车顶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135摄影图(ID:86719),使用请自行替换
贴纸|135编辑器
文字|来源于135AI写作,请自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