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客服
立即升级

警惕新型电信诈骗科普专栏诈骗科普简约蓝色模板

警惕新型电信诈骗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信诈骗的手法也在不断迭代升级。近期,一种“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新模式逐渐增多,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的信任,以不见面、不现身的方式将现金或黄金取走,最终成功转移赃款。这一新型诈骗手法不仅隐蔽性强,而且给受害人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六旬老人被骗购金条

近日,警方发现一位六旬老人购买了540克金条(约38万),并立即开展电话核实情况。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该老人存在极高被骗风险,于是迅速下发居住地派出所上门劝阻。

经民警劝阻,老人透露自己在网上认识了一名网友,对方鼓吹投资理财的高额回报,并诱导其购买黄金直接邮寄到指定地址。幸运的是,在警方的迅速联动下,网约车运营公司被及时通知,网约车司机被叫回,成功挽回了540克金条,避免了老人的巨大经济损失。

新型诈骗手段曝光


诈骗分子常常冒充投资专家,鼓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诱导受害人转账充值投资。然而,随着反诈中心和银行对大额转账、异常交易等行为的监控力度不断加大,诈骗分子开始寻找新的资金转移方式。

他们怂恿受害人到黄金店购买黄金,并直接邮寄到指定地址。诈骗分子声称,收到黄金后会翻倍充值到投资账户中,且马上到账。这种看似“真实”的投资方式,实际上却是诈骗分子转移资金的新手段。




警惕这些诈骗手段
01黄金“洗白”的幌子

诈骗分子还常常冒充机关,告知受害人的账户涉嫌违法,需要购买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点进行资金审查。他们声称,审查后会返还购买资金。

这种诈骗手法利用了受害人对公检法机关的信任心理,以及对账户安全的担忧。然而,一旦受害人将黄金邮寄出去,诈骗分子便会消失无踪,受害人的财产也将遭受巨大损失。

02杀 猪盘式诈骗

杀 猪盘式诈骗是一种典型的情感诈骗。诈骗分子冒充“成功人士”,以特定职业身份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待感情升温后,他们便教受害人利用地域黄金差价赚钱,先线下购买黄金,再寄到指定地方或上门取货。

诈骗分子声称,等赚了钱会返还给受害人。然而,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一旦受害人将黄金邮寄出去,诈骗分子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03受害人沦为工具

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受害人将黄金邮寄出去后,诈骗分子还会将其它诈骗资金转入受害人账户内,让受害人继续购买黄金邮寄。这时,受害人反而变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沦为了电诈工具人。

这种诈骗手法不仅隐蔽性强,而且给受害人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一旦受害人被卷入其中,不仅自己的财产会受到损失,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面对新型电信诈骗的威胁,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首先,要提高警惕心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或高额返利承诺。

对于任何要求使用自有资金购买或为他人代购黄金、香烟或其他贵价物品的要求,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其次,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或在公共场合透露敏感信息。同时,要定期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交易行为。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政府、学校、社区等组织可以定期开展反诈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展览、宣传册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和防范措施。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范围和提高宣传效果。

积极举报电信诈骗


警方提示广大市民,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如果怀疑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或发现身边有类似情况发生,请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寻求警方的帮助。

警方将及时介入调查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警方也呼吁广大市民积极举报电信诈骗线索,共同打击电信诈骗活动。


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段,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切实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需要携手共筑反诈骗防线。


编辑:张三李四

校对:笔小格

监制:卢卡、伍一叁

来源:135编辑器官网



警惕电信诈骗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模板説明】

排版:135编辑器

头图:135编辑器样式

图片:135摄影图(ID:52621)使用时请自行替换

文案:135AI写作,仅用作占位,使用时请替换

企业会员免费
模板编号: 153444
投诉

手机扫码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