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第三周的星期三是“世界慢阻肺日”,这是一个由全球专家和组织发起的重要日子,旨在提高公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这一“沉默杀手”的认识。它看似遥远,实则可能就潜伏在我们或身边人的每一次咳嗽、每一口喘息中。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简单来说,就是气道变得狭窄、不通畅,呼吸时气流受限,并且这种损害是持续性、进行性的。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气道)长期发炎、肿胀,管腔变窄。同时,身体为了冲走有害物质,会分泌大量黏液(痰),导致“管道”堵塞。患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



肺气肿:肺泡原本像充满弹性的小气球,一吸一呼间自如收缩。而慢阻肺会破坏肺泡壁,使其失去弹性,融合成少数无力的大泡。

慢阻肺之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因为其早期症状非常隐匿,极易被误认为是“抽烟咳”、“年纪大了正常气喘”或“普通感冒”而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气促时,肺功能可能已损毁近半。
慢性咳嗽:最早出现的症状。初期为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
咳痰:通常为少量白色黏液痰,清晨较多。急性加重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在重度期或急性加重时会出现。





如果您属于高危人群并出现上述症状,切勿掉以轻心。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的呼吸内科就诊。医生会为您安排一项简单、无痛的关键检查——肺功能检查。
您只需按照医生的指令,对着一个连接仪器的口嘴用力吸气和呼气,仪器就能精确测量出您的肺部通气功能。这项检查是诊断慢阻肺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就像用血压计量血压诊断高血压一样准确。
适度锻炼,动静相宜。选择在阳光和煦时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


战胜“杀手”的攻略

虽然慢阻肺目前无法彻底根治,但它是一种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通过科学管理,患者可以显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这是预防慢阻肺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避免二手烟,在雾霾天或粉尘环境中佩戴合规口罩,改善厨房通风,使用清洁能源。
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引发慢阻肺急性加重。


是核心用药,通过放松气道周围的肌肉来打开气道,缓解呼吸困难。通常以吸入剂为主,起效快,副作用小。
用于减少气道炎症,常用于重度和有急性加重风险的患者。切记: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学会正确的吸入装置使用方法。
对于重症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每天>15小时)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这是一套个性化的综合方案,包括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能极大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排版 | 135编辑器
图片 | 135摄影图ID:89255
文字 | 135AI写作
头图 | 笔格设计ID:29192 ID:33386
文字仅做模版占位展示,购买后请自行替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