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 LU
传/统/二/十/四/节/日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当“露珠点点,寒露轻寒”的时节来临,大自然仿佛被一支神奇的画笔轻轻勾勒,呈现出别样的韵味。此时,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清晨的草木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灵动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给人间的珍珠。
最近,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各地的气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北方,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感受到了丝丝寒意,早晚出门需要添衣保暖;而在南方,虽然依旧温暖,但早晚也能察觉到那一丝凉意。寒露就像是一个温柔的信使,默默地传递着季节的信息,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停下脚步,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寒露时节,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习俗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寒露时节,露水增多,而且气温更低。此时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是深秋,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农历九月又称菊月,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登高赏菊成了这个时节的乐事雅事。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蟋蟀的高潮期。蟋蟀也叫促织,听见蟋蟀叫通常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也就是“促织鸣,懒妇惊”,《诗经·七月》中的“九月授衣”也是这个意思。
在南方,寒露节气炎热已退,阳光和煦,不仅适宜出游、赏菊,也是钓鱼的好时节。此时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晒不透,鱼会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因此有“秋钓边”的说法。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养生也变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医理论,寒露时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腹部。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提醒人们要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寒邪入侵。在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银耳、雪梨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保持身体的健康。
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是寒露养生的关键。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秋季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让人们在运动中感受秋日的美好。在这个寒露轻寒的时节,让我们通过合理的养生方式,温暖身心,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
文字 | 来源135AI写作,使用请务必替换
图片 | 来源135摄影图(ID:89119)
艺术字 | 艺术字“寒露”(ID:113183)
艺术字不可替换文字
头图 | 135编辑器+笔格设计:70806
排版 | 135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