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9月22日至24日交节。“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其中,秋分祭月这一传统源远流长。最初,秋分是固定的祭月日,但由于秋分这天不一定有满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现在,我们虽然不再大规模举行祭月仪式,但中秋赏月等习俗依然保留着秋分时节人们对月亮的那份崇敬与浪漫情怀。
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每一个物候都像是大自然写下的一首优美的诗篇,记录着季节的变迁。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雷声渐息,仿佛大自然也放慢了脚步,开始进入宁静的休养期。
天气渐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它们就像勤劳的小工匠,为自己打造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小窝,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天。
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一些小河小溪的水量开始减少,甚至干涸。这也是大自然在秋季的一种自我调节,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水资源。
秋分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养生也需要顺应天时做出调整。在饮食方面,应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芝麻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还能起到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作用。同时,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秋燥对身体的伤害。
在起居上,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能舒展阳气,使肺气得以宣发。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是秋分养生的重要环节。可以选择一些轻松平缓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瑜伽、散步等,这些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调节身心,让人在秋季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排版 | 135编辑器
图片 | 135摄影图ID:89172
文字 | 135AI写作
头图 | 笔格设计ID:766843+135自带素材
印章ID:103641
版头“秋分”毛笔字为135自带素材ID:151015
可修改文字颜色不可修改文字内容
文字仅做模版占位展示,购买后请自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