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草木披上一层晶莹露珠,当夜风中开始夹杂丝丝凉意,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最具诗意的节气白露。它如一位温婉的信使,轻轻叩开秋日的大门,将天地间的色彩从热烈转为沉静。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斗指庚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进入"白露",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拉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会逐渐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太阳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
白露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
大雁感知到北方寒气,排成“人”字或“一”字,向温暖的南方迁徙。它们的身影掠过天际,仿佛在诉说:“秋凉已至,归期将至。”
白露后,北方气温进一步下降,燕子等鸟类结束夏季的繁衍活动,燕子等留鸟也收拾行囊,飞回故乡过冬。古人以“玄鸟归巢”喻游子归乡。
百鸟忙碌起来,采集果实、种子藏于巢穴,为寒冬储备粮食。这一“养羞”之举,恰似农人晾晒秋粮,皆是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
“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
古人认为,白露的露水是“天地之精”。清晨时分,人们会用盘盏收集草木上的露水,或用来泡茶,或调和药膏,在细微处感受自然的馈赠。
福建福州一带,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此时的龙眼颗粒饱满、甜度最高,民间认为吃龙眼能滋补身体,抵御秋日的干燥。
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似夏茶那般苦涩,它带着独特的甘醇与醇厚,泡在杯中,汤色澄黄,入口回甘,饮下的不仅是茶,更是整个秋天的韵味。
排版:135编辑器
贴纸:135编辑器
图片:135摄影图(ID:89112)
使用时请自行替换
文字:135AI写作,仅用作占位,使用时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