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开学季从不是单调的报到流程,而是一场场热热闹闹的相聚:
有人带你走遍校园的角角落落,有人举着社团招新的牌子喊你“加入我们”,还有人在迎新活动里和你撞出第一份友谊。这些细碎的瞬间,拼出了大学最初的模样。
报到当天,学院帐篷下总有穿红马甲的学长学姐,递过来的不只是报到单,还有印着“欢迎回家”的定制书签。晚上的“破冰晚会”没有舞台和聚光灯,就在宿舍楼的活动室里。大家围坐成圈做自我介绍。
主干道旁的“心愿墙”贴满了便利贴,有人写“希望四级一次过”,有人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路过的同学可以随手写下祝福。迎新点旁的“时光邮局”能寄信给四年后的自己,信封会由学校保管,毕业那天再送到手里。
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学生会会组织“校园导览”,举着小黄旗的学长会带你走一遍“上课路线”:
从宿舍区到教学楼要经过哪片小树林,图书馆的哪个入口离电梯最近,食堂哪个窗口的饭最快卖完。
校医院在西门附近,挂号不用排队,感冒发烧拿药很方便,记得开学后把医保信息录入校园系统,报销更省心。
超市分布在三个宿舍区,营业时间到晚上11点,急用的牙膏、纸巾随时能买,价格和校外差不多,刷校园卡就能结账。
教学楼的楼梯间藏着“考研自习角”,靠窗的位置能看到篮球场,很多学长学姐在这里背书。
食堂后面有片小花园,石桌上刻着棋盘,傍晚常有人在这里下象棋,路过时能听见
中心广场上搭满了帐篷,每个社团都有“杀手锏”:吉他社的学长抱着琴弹唱,动漫社的成员穿着cos服合影,辩论社搬来桌子现场“Battle”,路过的同学忍不住停下脚步。
想加入的话,填张报名表就能领张“体验卡”,本周内可以去参加任意一次活动。有人拿着七八张体验卡,在广场上盘算着“周三去文学社,周五去摄影社”。
除了人多的“大社团”,还有些小众团体藏在角落:天文社的摊位摆着望远镜,能看太阳黑子;手账社的学姐分享着自己做的日程本,教你怎么用贴纸装饰;甚至有“拼饭社”,专门帮独自吃饭的同学组队。
社团招新持续一周,不用急着做决定。有学长说:“与其加五个社团当‘潜水员’,不如选一个能让你每周都期待的。”
开学有约
青春恰好
【文案】135AI写作,使用请替换
【图片】135摄影图,使用请替换
ID:88513、55868
【贴纸】笔格设计/135编辑器
【排版】135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