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天空仿佛被烈日点燃,无垠的蔚蓝中镶嵌着耀眼的金盘,阳光如织,毫不吝啬地倾洒在大地上,将每一寸土地都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黄。
大暑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雨量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每年7月下旬,副热带季风雨带移至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而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洋遥远,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中最热的“中伏”,全国多地进入高温高湿的“蒸煮模式”。成都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此时节不仅暑气逼人,湿度也显著增加,易引发中暑、脾胃虚弱、关节不适等问题。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麦子开始成熟,这是夏收作物即将收获的前奏。虽然时间还是春季,但对于麦子来说,却仿佛到了秋天一般的成熟期,因此有“麦秋至”的说法。
大暑的热与湿,是自然给我们的“养生考题”,但只要循着“清养”之道——饮食上少贪凉、多温润,起居里顺天时、避湿邪,心境中戒浮躁、常安宁,便能在暑气最盛时,把日子过成“荷风送香、心静身凉”的模样。
大暑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雨量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清淡,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
大暑时节运动时间在早上或傍晚为宜,运动地点建议在公园、湖边等树荫下的阴凉地方。避免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运动过后适当饮用温开水。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135编辑器
头图|“大暑”为艺术字(ID:151035),不可修改
图片|来源于135摄影图(ID:85669),使用请替换
文字|来源于135AI写作,使用请替换
贴纸|135编辑器